
1972年3月的一天,山东省惠民县归化镇小学的学生们进行了一项植树活动。那时,四年级的铁生和伟明拿着铁锹和锄头来到一片偏僻的地方,准备开始植树工作。没想到,铁生用锄头一锄下去,竟然碰到了一个坚硬的石块,震得他手中的虎口都发麻。气愤的铁生和伟明决定要把这块石头挖出来,谁知他们挖掘的过程中,竟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刻满铭文的神秘石棺。 [图片1] 当时年轻的铁生看到这个石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害怕,反而兴奋地对伟明说:“你看,这个棺材,像不像我爷爷睡觉的那个?”伟明看了看,回答说:“确实像,不过它好像小了一些,像是个迷你棺材。你看,上面还刻了字和花纹!”铁生看得更仔细了,又怀疑地问:“这小棺材,不会是埋小孩的吧?” [图片2] 听了铁生的话,伟明感到一阵寒意涌上心头,但他努力保持冷静,告诉铁生:“你看它这么小,怎么可能装得下小孩呢?我们还是赶紧离开吧!”然而,铁生打消了疑虑配资短线炒股,满怀激动地说:“说不定里面藏着宝物,你帮我把它抬回家吧!”伟明本来不愿意帮忙,但在铁生用一块糖诱惑的情况下,最终还是答应帮他将石棺抬回家门口。 [图片3] 有人可能会疑问:“铁生和伟明挖到棺材,难道没有引起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吗?”事实上,由于他们所在的位置相对偏僻,老师带着其他同学植完树后已经离开了,所以才给了他们这个机会将石棺搬走。伟明帮铁生把棺材抬回家后,心里既紧张又害怕,生怕铁生的母亲责骂他,因此匆忙离开了。而当铁生的母亲看到儿子把棺材抬回家时,她的脸色立刻变得非常难看,愤怒地拿起扫帚准备狠狠教训他。 [图片4] 铁生却不以为然,反驳道:“说不定这真是个宝贝呢!”铁生的母亲十分担心,害怕儿子无意中挖掘了别人家的坟墓,可能会因此惹来麻烦,于是赶紧联系了村里的主任,并表示无论是要打还是要罚,她都愿意接受,只希望尽快处理掉这个石棺。村主任看到石棺上的图案和铭文后,意识到这可能不是普通的棺材,而是某种珍贵的文物,于是立刻联系了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。 [图片5] 文物保护部门迅速赶到现场,对石棺进行了详细的检查。检查结果令他们激动不已:这竟然是一件珍贵的文物配资短线炒股,石棺内竟然保存着定光佛的佛骨舍利。定光佛,也叫锭光佛或燃灯佛,是佛教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佛。它在历史上曾预言过释迦牟尼的降生。那么,定光佛的佛骨舍利怎么会出现在中国呢? [图片6] 经过调查,原来根据中国民间的传说,定光佛的化身是一位唐朝末期至宋初的高僧,名叫郑自严。他十一岁就出家,之后跟随契缘法师学习,十七岁时,他前往豫章地区,最终在庐陵圆净大师的指导下得道。郑自严一生行善积德,帮助当地人民消除灾害,甚至在武平县的南安巖隐居时收服了猛虎和蛟。人们对他非常敬重,因此他去世后,朝廷特别为他修建了“定光院”,他也因此被尊奉为定光佛。 在中国的历史上,定光佛的信仰非常久远。早在北魏时期,中国就有定光佛的雕像。到唐朝和五代时期,崇拜定光佛成为了民间的主流信仰。而这座葬有定光佛舍利的石棺的棺盖,呈梯形,下部雕刻出凹槽与棺身紧密配合。棺盖正中央刻有八行铭文,铭文内容为:“沧州乐陵县归化镇罗汉院葬定光佛舍利石棺记”,接着是参与此事的僧侣和石匠的名字。 这口石棺的两侧分别刻有对称的缠枝莲花,前面正中间刻有朱雀的图案,朱雀的右侧刻有“定光佛”三字,左侧则是“舍利棺”三字。棺身两侧雕刻了青龙和白虎,背部则雕刻了玄武,这些都与中国传统的四神图案相符。打开石棺后,里面发现了另一口铁棺。铁棺的造型与石棺相似,且是用生铁铸成的。铁棺的周围铺着丝绸,丝绸上撒着50多枚铜钱,铜钱上刻有“开元通宝”字样。 此外,考古队还在棺身上发现了“横海军”的字样。横海军一般是指唐朝中后期至五代时期的横海军节度使。由此可以推测,这口葬有定光佛舍利的石棺应该是唐代中晚期至五代时期的产物。近年来,中国已经发现了三座舍利棺,分别位于辽宁佛塔、甘肃灵台和山西长治,其中山西长治的舍利棺属于唐代。 虽然定光佛的信仰在中国历史上已久,但供奉定光佛舍利的习俗最早出现在宋朝,尤其在辽朝的北方地区开始广泛传播。山东惠民县发现的这座唐末至五代时期的定光佛舍利石棺,因其珍贵和独特,成为了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发现。 谁能想到,两个小学生在植树时无意间发现了这样一件国宝,也许,这正是他们的使命所在吧!
发布于:天津市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