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战国时期,出现了一位号称“鬼谷子”的奇才,他的才智无与伦比,甚至被认为能够掌控天命和地运。这样的超凡人物吸引了许多士子的目光,他们纷纷前来拜师,试图从他的智慧中获益。张仪、苏秦、庞涓、孙膑、白起、吕不韦等五百多位杰出人才,曾师从鬼谷子,成为各自领域的传奇人物。 [图片1] 虽然有一些史料难以考证,但可以确认的是最可靠的证券公司,孙膑和庞涓确实在鬼谷子门下学习过兵法。从《孙子兵法》问世以来,兵家思想就成为了众多雄主推崇的军事理论。孙膑,作为孙武的后代,他的才华丝毫不逊色于祖先,他所编写的《孙膑兵法》与《孙子兵法》一起,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兵书之一。 [图片2] 然而,关于孙膑的历史记载并不多,这也让后人对他的了解存在许多误解,甚至有一些人认为孙膑和孙武是同一个人。直到1972年,山东临沂的银雀山出土了一座古墓,才让孙膑的历史形象逐渐清晰。 [图片3] 1972年4月,考古学者在银雀山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墓。银雀山位于一片被古人称作“风水宝地”的地方,是众多古墓的集中区最可靠的证券公司,这里几乎可以算作中国最大的墓葬群之一。银雀山古墓群的墓葬主要属于西汉时期,年代跨越了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,因此出土的遗址和文物极为丰富。 [图片4] 当时,银雀山正在计划为地区卫生局修建一座办公楼,施工中意外发现了两座相隔仅半米的汉代墓葬。为了避免施工破坏文物,当地政府立刻组织了紧急的发掘工作。由于墓葬年代久远且施工导致的扰动,许多棺木因积水而损坏,尸骨也腐烂不堪,性别无法辨认,随葬品也大多腐坏,看似这次发掘不会有任何重大发现。 [图片5] 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发生了。考古人员在墓葬的东北角找到了一堆竹片。竹片上是否有字,成为了考古人员最后的希望。竹简保存文字的条件非常好,经过小心清理,令人惊讶的是,竹片上清晰地写着“齐桓公问管子曰”七个隶书大字。 [图片6] 这一发现令专家们非常兴奋,本来大家只是在寻找墓志铭,没想到竟然发现了古籍竹简,这一发现比墓志铭更具价值。经过修复,竹简上的内容逐渐被恢复,出土的文献包括《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》、以及《孙子兵法》、《六韬》、《尉缭子》、《墨子》、《管子》、《晏子春秋》、《相狗经》、《曹氏阴阳》等前秦时期的古籍。 [图片7] 更令人震惊的是,《孙子兵法》失传已久的五篇篇章被重新发现,同时还出土了《孙膑兵法》的16篇内容。很多人对这两本兵法同时出现感到困惑,经过一番思考,大家意识到孙武和孙膑不是同一个人,这一发现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确凿的证据。 [图片8] 这两部兵书的出土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,被认为是目前最早的原始版本,对研究古代兵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。孙膑和孙武相隔两百多年,显然不可能是同一人。虽然两者都是杰出的军事家,但通过对兵法内容的比较,我们可以逐步揭开孙膑的独特事迹。 [图片9] 史料中关于孙膑的记载相对简单,除了提到他的名字来源和几场重要战役外,几乎没有更多详细信息。至今,我们依然不知道孙膑的真实姓名。孙膑名字的由来,与他的师兄庞涓息息相关。 [图片10] 庞涓比孙膑先从鬼谷子门下离开,他首先投奔了魏国。当时,魏国在吴起的辅佐下,军事力量强大,庞涓被誉为魏国的名将,深得魏惠王的宠信。庞涓立志成为第二个吴起,一上任便开始策马奔腾,帮助魏王制定战略,准备攻灭赵、秦、齐三国,统一中原。 [图片11] 庞涓的军事才能使魏国迅速强大,尤其是在魏国面临赵国与秦国的联合威胁时,庞涓立下了赫赫战功,亲自带兵攻打赵国,一度迫使秦国迁都。然而,庞涓心中却始终无法释怀孙膑的才华,特别是在孙膑学成之后,他更担心孙膑的能力会超过自己。 [图片12] 孙膑自从学习了鬼谷子的兵法后,军事才能逐渐精进,庞涓欲将其收入麾下,但因嫉妒未能如愿。庞涓对孙膑的敌意逐渐加深,甚至在许多历史记载和影视作品中,提到庞涓曾对孙膑施以极为残忍的“膑刑”,将孙膑的膝盖骨挖去,致使他终生无法行走。 [图片13] 由于庞涓的恶意,孙膑的真实姓名逐渐被遗忘,他的名字仅以“孙膑”而流传。历史未曾明确记载鬼谷子是否将所有军事智慧传授给孙膑,但从庞涓的嫉妒行为来看,显然孙膑的才华要远超庞涓。 [图片14] 其他国家也都对魏国的强大感到威胁,听说孙膑下山后,许多国家纷纷希望能将孙膑招揽到自己的阵营,以制衡庞涓。孙膑为人忠诚厚道,仍抱有希望依赖同门关系,在魏国谋得一职。但庞涓最终背叛了他,孙膑为了自保,不得不假装疯癫以避开庞涓的监视。 在一次魏国接待齐国使者时,孙膑借机接触了使者,并凭借过人的才智成功打动了对方,最终逃脱了魏国的控制,投奔了齐国。当时齐国内部也处于动荡,齐国的相国邹忌和田忌关系紧张,孙膑投靠了田忌,并参与了著名的“田忌赛马”策划。 来到齐国后,孙膑迅速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华,帮助齐国走向强盛。最终,魏国在对赵国的战争中陷入困境,孙膑提出了著名的“围魏救赵”之计,成功迫使庞涓回兵,最终在大梁城下设下伏兵,将庞涓俘虏。 虽然孙膑没有杀庞涓,但庞涓自此悔恨不已。此后,庞涓试图东山再起,发起进攻韩国,却死于马陵之战。庞涓的惨死,使得孙膑的名声大振,众多国家更为担忧他可能借齐国的力量,继续争霸。 然而,孙膑并没有过多的野心,他选择了安稳地在齐国任职,直到齐国发生内乱,不得不再次逃亡。这次,他整理了多年来的军事心得,写下了影响深远的《孙膑兵法》。这本兵法至今被视为中国古代兵法的瑰宝之一,对后来的军事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 然而,孙膑终究没有再度出将入相,随着历史的变迁,他的声望也逐渐消退。或许,正因为他站错了阵营,导致他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